健康專欄

Columns

# 直肛科

大腸直腸癌是可以預防的

       根據衛生署92年的統計,癌症已連續22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榜首,每8.5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約每15分鐘就有一人因癌症身故!民國92年因癌症接受治療的人數高達293,379人;同年國人花費於癌症醫療總支出高達新台幣127.61億元!癌症之可怕不僅是其致命性,還有一連串因治療所造成的龐大醫療支出。

       根據衛生署101年的統計,大腸直腸癌位居國內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名。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個案數為14.965人,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45.10人。民國102年因大腸直腸癌死亡者共計5,265人,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4.9人,死亡人數佔全部惡性腫瘤的11.8%。

       癌症是由於體內不正常的細胞,無規律地生長所引起的一種疾病。當這些異常的細胞分裂過快時會形成腫塊稱之為腫瘤,可分為良性的〈瘤〉與惡性的〈癌〉兩種。癌症的可怕在於其四個特性:一、它是無限制的生長,完全不受體內平衡的控制;二、腫瘤可長大壓迫到鄰近的組織或器官,引起機能上的失調或喪失;三、生長迅速,會產生缺氧、局部壞死、潰爛、或出血;四、可經由血液或淋巴轉移到肝、肺、骨頭及其他地方。

       消化系統最低的部份叫做大腸〈或稱結腸, colon〉,長度約為150公分。大腸的末端約15公分叫做直腸(rectum),然後是肛門〈2-5公分〉接到體外。大腸的功能主要是吸收水份,直腸的功能是貯存糞便,在適時、適地將其排出。因此食物消化後的殘渣最後通過結腸直腸排出體外。生長在這個部位的癌稱為大腸癌〈包括結腸、直腸癌〉。

 

造成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年齡:是發生大腸直腸癌的重要危險因子。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很少在四十歲以前,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年的發生率增加千分之三點七,百分之九十的大腸直腸癌都是發生在五十歲以後。

環境和遺傳:癌症的發生不外乎環境和遺傳造成。雖然遺傳因素在癌症的發生上佔有一定的角色,但在大腸直腸癌中具有家族遺傳傾向者約只佔百分之五以下,常見的是家族腺性息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這種遺傳性疾病可在大腸裡發現成千上萬大小不一的息肉,這些息肉通常在十多歲時開始出現,然後逐漸增加。而這些息肉通常在三、四十歲後產生癌變。Gardner’s徴候群也是一種遺傳性大腸息肉症,同樣會發展成大腸直腸癌,而且年紀更輕。此徴候群亦會伴隨皮膚結締組織和骨頭的良性腫瘤。遺傳非息肉性結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的病人通常在很年輕就會得到結腸直腸癌。絕大多數的大腸直腸癌是屬於偶發性的。偶發性大腸直腸癌的致病機轉,一般認為是大腸黏膜細胞長時間處於不正常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刺激,所導致基因多重突變所造成。一般認為大腸直腸癌是大腸正常黏膜細胞變化為良性息肉,慢慢經年累月成長及癌化所造成,其過程通常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隨著息肉的變大,發生癌化的機率也逐漸增加。大於一公分的息肉,其發生癌症的機會是正常人的3.5-6.5倍。大於兩公分的息肉,有五分之一是惡性的。

家族史: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其直系血親的親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而家族史中有大腸息肉的病例,也較一般人有較高的比例發生大腸直腸癌。因此,美國胃腸科醫學會建議,一般民眾應於五十歲起,接受大腸直腸癌的篩檢。個人有大腸直腸息肉的病史,或直系親屬中有大腸直腸癌的病史,更應提早於四十歲開始篩檢。

慢性發炎性大腸炎:慢性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病是目前公認與大腸直腸癌有關的發炎性大腸直腸疾病。泛大腸發炎〈整個大腸發炎〉的病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比例是一般民眾的5-10倍。隨著年齡增加,每年約有0.5%-1.0%的病人發生大腸直腸癌。

個人之前的大腸直腸息肉或癌症病史:病人本身之前曾罹患大腸直腸癌,其發生另一個原發性大腸直腸癌的比例,較正常人為高。另外,如果本身有大腸直腸息肉的病史,尤其又以多發性、大的、或絨毛狀的息肉,發生大腸直腸癌的比例也較正常人為高。

高油低纖飲食:從世界各地的飲食偏好,可發現高油低纖會增加得到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低油高纖則相反。不少研究結果建議,每日飲食若能包括五份蔬果和六份穀物或豆類,並減少動物性油脂的攝取,尤其是飽和性脂肪酸,則可降低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會。油脂與大腸癌之有所關係,可能是由於它刺激較多膽酸鹽的分泌,與一些脂肪酸的產生,這幾種物質會刺激大腸黏膜,增加癌症的發生。

 

       癌症的發生既然無法以單一原因來解釋,那麼大腸直腸癌可以預防嗎?答案是肯定的。如前所述,有許多因素會增加細胞發生癌變,對前面提到的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加以小心注意,就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最佳方針。雖然其中一些先天遺傳因子,目前無法加以改變,但是只要注意其他事項,還是可以降低罹癌機會。這些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的人,更應奉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觀念,做有計畫、定期的篩檢,可及早發現一些尚未有症狀的病灶,如此可以提高治癒的機會。一些要注意的原則包括: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少吃高脂肪食物,尤其動物性脂肪,並多進食高纖維質食物,儘量攝取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少喝酒,多吃鈣質,規則的運動等都是最基本個人做得到的生活習慣。

       在美國,因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過去的二十年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主要的原因是早期診斷和治療方式與藥物的進步,鼓勵揚棄大魚大肉的吃法,或許也有所影響。在台灣,反而因為飲食習慣的西化與環境的變遷,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與死亡率都在上升中,近十年都居十大癌症的第三位,是癌症死亡的主因之一。大腸直腸癌若能在癌細胞擴散出去之前及早治療,五年存活率的有高達九成以上的機會。可惜目前僅約三分之一的病人是在未轉移前被發現,倘若已發生淋巴轉移,五年存活率僅剩五成左右;若一旦有其他遠處器官轉移,像是肝臟、肺臟,其五年存活率將不到一成。國內的成績比上述的更差,主要還是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現的太晚,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觀念尚未完全建立。

       雖然大腸直腸癌的發生通常是許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然而根據「正常黏膜細胞-腺瘤-腺癌」的理論來看,從一個正常的細胞癌變發展到腺癌,最少需要經過十年的時間,若能在變成惡性之前就及早發現將其移除,必定可以大為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也可以儘早發現癌變的病灶給予適當的治療。因此,除了對高危險群的民眾施與必要的檢查之外,對年過五十,沒有症狀的一般大眾,大腸直腸癌的篩檢有其意義與價值。

       糞便潛血試驗是目前臨床上用來大量篩檢的簡易方法。常用的糞便潛血試驗為化學法,偽陽性較高,原因是食物中含有肉類或動物的血液、食用含有過氧化酶的蔬果、服用阿斯匹靈藥物、鐵劑、上腸胃道病變、輕微的肛門直腸狀況等。新型的免疫法偽陽性較低,較不受食物與藥物的影響。肛門指診是一般健診中必須施行的理學檢查,肛門十公分以內的腫瘤應該可以檢查出來。更深處的大腸必須藉助內視鏡,包括硬式直腸鏡、光纖乙狀結腸鏡、以及大腸鏡。其中硬式直腸鏡只能看到二十五公分以內的腸道,有逐漸被光纖乙狀結腸鏡取代的趨勢。後者可以檢查六十公分的距離,大約可以發現70%左右的大腸直腸癌。至於大腸鏡,雖然近九成的機會可以成功的檢查所有的大腸部位,而且對於腫瘤偵測的敏感度高達90%,但因它費時、不適、與價格高昂,並不鼓勵用來做第一線的篩檢工具。大腸鋇劑攝影是用來診斷大腸直腸癌最古老的工具,雖然有對比技術的進步,但因多種因素的干擾、實施的便利性、與判讀者上的困難;因此臨床上與大腸鏡一樣被列為第二線篩檢診斷工具。

       CEA這項腫瘤標記,最初於腸道惡性腫瘤患者身上異常升高,之後亦發現於其他上皮腫瘤患者,如胰臟癌、乳癌及肺癌等,或在一些非惡性腫瘤情況下,如肝病、腎衰竭、纖維囊病及長期抽煙者等,也可以發現異常升高現象。所以CEA無論在敏感度(sensitivity)或專一性(specificity)方面,均不足以單獨做為早期大腸直腸癌的篩檢或診斷工具。但是對於術後是否有殘餘腫瘤、早期復發、或轉移現象的追蹤與評估,CEA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一般說來,並非所有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其CEA都會升高,只有對那些術前CEA有升高的患者,才能以CEA做為追蹤的工具。根據文獻報告,如果手術成功地將所有腫瘤切除,平均於術後三十天左右CEA應降至正常範圍,如果術後CEA下降,但在追蹤檢查中再度有升高現象,則表示癌症有復發的可能,必須做進一步詳細而積極的診治。

       美國胃腸科醫學會建議,一般民眾應於五十歲開始,接受大腸直腸癌的癌症篩檢。所建議的檢查項目,除了考慮其敏感度及精確度外,花費成本、陽性篩檢比例、危險性、與接受度,都需要列入考慮。目前建議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試驗和每五年做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或每五年做一次大腸鋇劑攝影,或每十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高危險族群年齡應降至四十歲。以上的定期檢查只是針對一般沒有症狀的人,如果有大便習慣改變、便血等現象,立刻去看醫生。